室内花卉盆栽的发展历史
中国的盆景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,1977至1978年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的陶片上,绘有盆栽植物的图案,这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“盆栽”观赏植物,是中国盆景的初级形式。“模仿自然,建苑造园”。远在公元前11世纪,周王朝就建囿,供皇室贵族狩猎和游乐。秦统一全国后,建上林苑。秦始皇还在咸阳“作长池,引渭水,……筑土为蓬莱山”。汉武帝刘彻,将秦时上林苑的范围扩充二百余里,并建离宫、观、馆数十处。此时私家园林也十分盛行,茂林巨富袁广汉在北山下筑园,东西四里,南北五里,注水为池,构石为山,……奇树异草,亭阁回连,可见那时园林已相当盛行。盆景的形成和发展与造园艺术是分不开的。从发掘出土的汉代陶砚来看,砚面塑有十二个山峰,嶂峦重叠,群山连绵,若盛水其中,山影水光,显出一派绮丽湖光山色。再从河北省望都县出土的东汉(公元25—220年)墓壁画上绘有圆盆,盆内栽有红花六枝,盆下配有方形几架一座,把植物、盆盎和几架三位形成一个整体,这种盆栽可以看成是我国树木盆景的初期形式。同时,也可以看出,那时我国的盆景艺术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。
宋代(公元960—1279年)中国山水画艺术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,山水画的画理也应用于盆景,并且有了很大的发展。不论宫廷和民间,以奇树怪石作为观赏已蔚然成风,对盆景的形式也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,将盆景区分成树木盆景和山水盆景两大类别。这是中国盆景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。那时已经应用了“咫尺千里,小中见大”的艺术手法,而且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。
在元代统治时间里,由于当时的统治者崇尚武功,对文化艺术的重视不够,并加以轻视,所以盆景艺术没有能够更好地发展。但是韫上人提倡的“些子景”,对我国盆景趋向小型化、多样化,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。
明代,有关盆景专著相继问世。此时盆景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,造型形式丰富了,欣赏水平提高了,而且知道蒲草“夜收灯烟”之特性,“盆景”二字也在书中出现了。此时盆景的造型形式有多干式、合栽式、丛林式、附石式、观花观果盆景等,还有水旱式和点石手法。
现在扬州瘦西湖公园,还遗留扬州天宁寺的明代古柏一盆,树干高二尺余,树皮剥落仅剩三分之一,树冠成云片状,自然可爱。又泰州公园也保存有明代季驸马的古柏一株,其势苍古,可谓难得之国宝。
清代文化艺术有了进一步发展,清代李斗著有《扬州画舫录》,在书中记叙,扬州盛行园林和盆景,正如书中所记载:“家家有花园、户户养盆景”。嘉庆年间,五溪苏灵著有《盆玩偶录》一书,书中将盆景植物划分成四大家、七贤、十八学士和花草四雅四大类。同时,昆山人张桐也著有《盆树小品》一书,共分十二节,其内容略同于《盆玩偶录》一书。
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之际,全国在北京北海公园举行了中国盆景艺术展览,参加展出的有13省、市、自治区的54个单位,展出各种类型盆景1100多盆。展览分有综合、福建、广东、苏北、苏南、四川、浙江、广西、北方和上海等十馆,参观人数达数十万之多。近几年来,江苏、上海、广州等地的盆景远销美国、英国、比利时、意大利、荷兰、德国、加拿大、法国、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。中国盆景走出国门,冲向世界,这是中国盆景事业中一件可喜的大事。
|